平安證券:地產供地新規,對地產債和城投債影響幾何
政策對地產債的影響偏利好:短期內,限制地價能夠節省房地產企業拿地的成本,改善現金流表現。長期來看,地價與房企盈利的關系不穩定,但2018年以后因為房價控制得相對平穩,抑制地價確實能夠改善房企盈利表現:1)2018年以前的規律是地價漲-房價漲-房企盈利漲,地價與盈利同向;2)但2018年以后,百城房價穩定在3%-6%區間,地價與企業盈利反向。
但是盈利只是一個方面,當前地產行業的核心矛盾仍然是融資環境趨嚴、按揭銷售受阻,行業承壓、分化加劇的局面仍將持續。維持《從地產債視角,如何看待近期的高壓監管?》中的觀點,投資級地產債參考DM公募隱含評級AA的150BP這一坐標,可以視作具備相對價值。隱含評級AA-及以下的高收益地產債,在把握信用風險的基礎上,負債端穩定的機構可以承受一些估值風險自下而上挑選,不乏打獵機會;負債端不穩定的機構建議謹慎。
政策對城投的負面影響或不顯著,但不排除區域間有分化:傳導路徑是地價下降影響地方政府收入和財力,從而傳導到城投的信用風險。但傳導比較曲折,地方政府仍掌握一定彈性:1、上半年因基建投資支出偏慢,各地政府財政自給率普遍改善。2、地方債供給后移,下半年債務融資不缺。3、調控的目的是抑制地價進一步上漲,但給當地政府保留了合理的利潤空間,15%左右的溢價率與2020年持平。4、如果地方財力吃緊,土地供給有彈性。在滿足《土地利用總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和嚴守耕地紅線,實施占補平衡三條的基礎上,各地政府有權調整供地規模、節奏等。
下載鏈接:債券市場資訊(第1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