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
1、 債市要聞速覽: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周三(7月7日),轉債行情持續走強,兩市逾七成轉債上漲,多達55只轉債漲幅超2%,僅2只轉債跌幅超2%。久吾轉債大漲超29%,刷新歷史新高,連漲四日,價格已接近翻番,全天成交額超百億;隆利轉債漲超16%,雙環轉債和司爾轉債均漲超11%,正股悉數漲停。
2、 利率走勢分析:
2021年07月01日至2021年07月06日期間,5年期AAA級、AA+級、AA級公司債到期收益率均呈下降趨勢。2021年07月06日5年期AAA級、AA+級、AA級公司債到期收益率分別較2021年07月01日下降3.16bp至3.6275%、下降2.31bp至3.8885%、下降5.44bp至4.4092%。
3、 機構看債市:
華創證券:非金融企業永續債,價值再審視
非金融企業永續債屬于混合融資工具,兼具“債性”與“股性”。由于永續債發行人可自行選擇展期或贖回,同時遞延付息不構成違約,因此具備一定的“權益”屬性;但對于一般企業發行的永續債,續期延長往往需要承受孳息的“懲罰”,同時償付順序等同于其他普通債務等條款設計,又體現永續債兼具“債性”。
從供給的角度看,除規模增長放緩之外,期限結構上亦出現了一些變化。短久期(1+N、2+N)品種發行放量,3+N、5+N等此前的主要品種發行占比相對下降,呈現逐步短期化的特征。此外,今年前4月發行的永續債中,城投債的占明顯提升;新發產業永續債的行業分布則延續了存量特征,以綜合、交運、公用事業等重資產行業為主。
梳理了涉及“真永續”事件的兩類主體,以及對于投資者“不友好”的三種條款。通過復盤歷史上至今發生的41起“真永續”事件,發現“真永續”的發行主體大致可分為兩類:(1)信用惡化,再融資困難的“被動永續”主體,其展期之后,常伴隨主體隱含評級下調,永續債估價收益率大幅上行,其中有部分企業條款“設坑”,或令投資者承受票面下調、估值上行的雙重損失;(2)主體資質較好,對于條款設計更加“強勢”的企業,其展期并未引發估值波動。
此外,對于投資人“不友好”的條款主要包括:(1)前N個重定價周期不加點,往往是優質發行人所采用;(2)對于遞延付息事件不設置利率跳升;(3)相較于以國債收益率作為基準,采用Shibor作為基準利率的永續債重定價周期票面利率上調幅度可能更低。
投資價值:伴隨認購熱情的升高,目前一般永續債的票息優勢有所收斂,二級市場上,配置資金對于高等級、短久期品種的挖掘也較為充分,5月至今,市場對于5+N年期品種的關注度有所提高,但是對于低等級品種的久期拉長策略依然較為謹慎。當前短久期一般永續債的利差保護相對不足,建議持續關注高等級主體,不做過度下沉,對于城投債以及隱含評級在AA+以上的產業債,可以適度拉長久期,積極挖掘5+N年期品種。
下載鏈接:債券市場資訊(第1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