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日夜夜操-日日爽天天-日日夜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免-日日夜夜婷婷-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一周金融動態》第309期

發布時間:2021-06-29| 發布者:西部擔保| 查看: 606

本期需重點關注的內容有:

1、原創天地:《我國光伏發電產業政策梳理》

我國光伏發電初期經歷了送電到鄉工程、光明工程、太陽能屋頂計劃、金太陽工程等幾個發展階段,后來隨著光伏標桿電價、扶貧項目、指導電價轉換等政策的相繼頒布和光伏發電項目自核準制到備案制管理的變遷過程中,光伏產業科技快速發展,光伏補貼政策在隨之變化,補貼標準亦逐步減弱。直至2021年6月11日國家發改委《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價格[2021]833號)的下發,光伏產業補貼退出歷史舞臺,平價、競價時代已然到來。隨之而來的將是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進一步的科技突破和成本降低,這將為光伏發電可能帶來的能源變革拉開序幕。本文通過對我國光伏產業歷年政策的梳理,對產業各個發展階段進行了分解,供讀者參考。

2、精彩推薦:《全國碳交易市場解讀》(節選)

所謂碳交易,就是對于未來高污染性行業里每個企業的排碳額度進行給定,如果額度不夠那就需要去購買,其他人用不掉的額度可以在市場上買賣。所謂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常折合成CO2當量)與消納總量相當,實現凈碳排放為零。實現碳中和對于應對氣候變化危機,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測算,如果中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那么全球升溫將減少0.2至0.3攝氏度。如何實現碳中和?最簡單和極端的做法是生產和生活中完全停止CO2等溫室氣體排放,但承襲現有的生產生活方式,短期內難以實現零排放。可行的做法是從減少碳源和增加碳匯兩端發力,實現碳中和。對于人類社會來說,減少碳排放需要從生產到消費過程的各方面都做出努力,需要從清潔能源技術、高效工業、低碳材料、綠色交通、智慧建筑、數字化與信息化技術和區域綜合治理等8個方面實現。能源是碳排放的底色,能源轉型是實現低碳目標的根本,無論是實現碳達峰還是碳中和,可再生能源都將成為主力能源之一。實現碳中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在發展理念、生活方式、經濟體系、能源結構等方方面面的巨大轉變。碳中和目標達成之日便是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成功之時。

3、共同關注提示

財政部:2021年1-5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5463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13759億元,發行專項債券11704億元;按用途劃分,發行新增債券9465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15998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期限9.8年,其中一般債券7.8年,專項債券12.2年。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利率3.44%,其中一般債券3.37%,專項債券3.52%。

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建設連鎖化、標準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支持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轉型發展養老,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新建或利用現有機構設施、空置場地等改擴建,建設一批公辦托育服務機構,支持承擔指導功能性、綜合性托育服務中心項目建設。

下載原文請致電:0951-7695634

<
>